新生儿的湿疹问题一定要重视,千万别再进误区

  新生儿的湿疹问题一定要重视,千万别再进误区了!

  孕妈怀胎十月是件非常辛苦的事,养育宝宝更是不易,何况是新生儿,照顾起来更需要父母细心谨慎,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育儿难点之一→小儿湿疹。

  提到湿疹,想必很多爸爸妈妈都不陌生,这是一个90%新生宝宝都会遇到的问题,而且它的到来不仅会降低宝宝的颜值,剧烈的瘙痒感还让宝宝寝食难安,更可恶的是一年四季均会发生、不分部位且反复发作!

  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湿疹

 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,是一种常见的、由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炎症。病因比较复杂,与多种内外因素有关,很多时候很难明确具体的治病原因。

  患湿疹的宝宝,常在脸颊、额头、头皮、眉间出现红疙瘩和水疱,严重时身体和四肢均会出现。

  注

  湿疹的特点

  发红、干燥、连片、脱屑、有明显瘙痒,严重时会有小裂口甚至伴有渗水、结硬痂、轻微红肿等。

  发现湿疹,需要注意什么?

 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常见的误区入手,给各位爸爸妈妈科普一下怎么照顾湿疹宝宝。

  误区一

  要忌口

  接触致敏物质是婴儿湿疹发病的一大重要因素,因此必要时可进行过敏原寻找,找到宝宝可能过敏的物质,生活中尽量减少接触。正如我们所知,像牛奶、鸡蛋、鱼虾、芒果等都是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。

  但湿疹宝宝一定要忌口这些食物吗?答案是:并不一定!

  一方面,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,需要多种营养物质,在没有明确过敏原的情况下,我们不主张盲目忌口,以免宝宝营养不良。

  另一方面,过敏有个人体质差异,通常从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排查,必要时可结合过敏原检测结果进一步明确。

  再者,我们可检测出的通常是常见的过敏原,无法囊括所有致敏物质,因此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进食某种食物后,湿疹有无加重。

  而在喂养方面,我们建议避免过早接触完全牛奶蛋白,推荐母乳喂养,适时添加辅食,此外:

  1.辅食添加量:少量开始、缓慢递增;

  2.辅食品种:逐一增加,循序渐进;

  3.加工方式:蒸煮充分;

  4.喂养工具:汤勺要大小合适,尽量避免食物外溢刺激口周皮肤。

  5.对高过敏风险的小儿,肠道益生菌可预防或缓解湿疹的症状。

  误区二

  不能洗澡

  婴儿的皮肤本就娇嫩,湿疹宝宝的皮肤更是敏感异常。家长们通常存在一个误区,那就是湿疹宝宝不能经常洗澡,洗澡会对宝宝脆弱的皮肤产生更大的刺激。

  在这里我们要指出,正确的沐浴对宝宝的湿疹很有帮助。

  沐浴有助于清除或减少表皮污垢和微生物,基础的清洁治疗对于婴儿湿疹是非常必要的。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,气温较高,宝宝们出汗较多,汗液会加重瘙痒的症状。

  沐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:

  1.沐浴时水温(36~38℃),频率以每日1~2次为宜。一般夏季出汗多,可以每天洗,秋冬季节2~3天洗一次为宜。时间不宜过长(5~10分钟),每次沐浴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,最多不超过10分钟,盆浴更佳。

  2.宜使用无刺激性和低致敏性清洁剂,皮肤明显干燥的宝宝可适当减少清洁用品的使用次数。如有感染的情况,可在浴液中加入适当的抗菌剂。

  3.沐浴结束擦干皮肤后,即刻使用保湿剂、润肤剂。患儿贴身衣物以纯棉、宽松为宜,衣物厚度需较同龄儿童略薄,避免剧烈搔抓和摩擦,同时保持凉爽、通风和清洁的居住环境,湿度以30%~50%为宜。

  误区三

  不能用激素

  在听到医生说治疗湿疹需要外用激素类药物时,家长们往往是拒绝的。

  的确,长期使用导致皮肤萎缩、变薄、潮红等等,这些副作用让人们对激素望而生畏、“谈激素色变”。

  这里我们需要明确, 湿疹治疗需分级进行,对于轻型湿疹,注意患儿衣食住行的管理,加强皮肤护理,往往可以得到有效控制。但对于一些重症湿疹, 孩子非常痛苦, 夜夜哭闹,这时就需要医生评估评估病情,合理使用药物,进行治疗了。

  对于瘙痒不影响睡眠的轻度患儿,仅局部治疗就可控制病情,可选择外用中弱效激素乳膏、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软膏、磷酸二酯酶抑制剂。

  中度瘙痒的湿疹宝宝,可选择外用中效糖皮质激素及钙调磷酸酶抑制剂。如果瘙痒剧烈或影响睡眠,可选用第二代抗组胺药。

  重度瘙痒并且皮损泛发的患儿,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。

  一定切记,对于患儿病情程度的评估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,都需专业皮肤科医师面诊后,根据患儿的情况来制定。

  其实绝大部分的新生儿早期湿疹或者热疹,都是可以经过护理后自行痊愈,无需用药的。其实难就难在从宝宝长湿疹到自然消失这一阶段,对宝宝和妈妈来说,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会感觉很难受。

  总之,希望大家在面对新生儿湿疹问题时适当重视起来,发现的早期能采取科学正确的措施护理,后面就会轻松多了。